谷歌Chrome成“香饽饽”:OpenAI奥尔特曼公开表态收购意向,科技巨头博弈再升级
奥尔特曼的野心:从AI到流量入口的全面扩张
奥尔特曼在对话中直言,OpenAI亟需更多算力支撑业务扩张。他透露,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以解决当前因GPU短缺导致的模型部署困境。例如,GPT-5上线初期因缺乏“温暖感”引发争议,尽管API流量48小时内翻倍、周用户突破7亿,但奥尔特曼承认:“我们有更好的模型,却因算力不足无法提供。”
收购Chrome被视为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一步。作为全球最大的浏览器,Chrome不仅是互联网流量入口,更掌控着用户行为数据与搜索场景。奥尔特曼坦言:“若能整合Chrome,ChatGPT的日活用户有望从目前的数亿跃升至数十亿,直接挑战谷歌搜索的霸主地位。”
反垄断风暴下的“拆分”悬念
谷歌正面临美国司法部史上最严厉的反垄断指控。自2020年启动调查以来,司法部已裁定谷歌在搜索、广告技术市场存在非法垄断行为,并要求其出售Chrome浏览器以恢复竞争。尽管谷歌计划上诉,但市场普遍认为,若2025年8月最终裁决落地,Chrome拆分或成定局。
这一背景下,多家科技公司已蠢蠢欲动:
- AI初创公司Perplexity:提出345亿美元收购要约,尽管其估值仅180亿美元,但试图通过“蛇吞象”抢占AI搜索入口;
- Search.com:加入竞价战,开出350亿美元报价,试图以垂直搜索优势分一杯羹;
- OpenAI:虽未公布具体金额,但奥尔特曼强调“Chrome的战略价值远超价格”,暗示将动用资本杠杆参与竞争。
算力战争:OpenAI的“万亿赌局”
奥尔特曼的“数万亿美元数据中心”计划并非空谈。据内部人士透露,OpenAI正与中东主权基金、软银等投资者洽谈融资,目标是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最大的AI基础设施网络。这一战略与收购Chrome形成闭环:
- 数据优势:Chrome用户每日产生数PB级搜索数据,可为训练更强大的AI模型提供燃料;
- 场景控制:通过浏览器内置AI助手,OpenAI可直接触达用户,绕过苹果、谷歌等平台限制;
- 生态壁垒:整合ChatGPT与Chrome后,OpenAI可构建“搜索-生成-分发”的闭环生态,挑战谷歌的“广告+搜索”商业模式。
行业反应:泡沫与变革并存
尽管奥尔特曼承认当前AI行业存在泡沫,但他坚信“这是技术革命的必经阶段”。市场分析指出,若OpenAI成功收购Chrome,将引发连锁反应:
- 谷歌股价承压:失去Chrome意味着搜索市场份额或从91.4%骤降至70%以下;
- 微软加速布局:作为OpenAI最大股东,微软可能通过Azure云服务深度绑定Chrome,巩固其AI领导地位;
- 初创公司洗牌:Perplexity等竞购者或因资金不足退出,而马斯克的xAI等新兴势力可能加入战局。
未来展望:浏览器之战还是AI霸权之争?
Chrome的归属已超越商业竞争范畴,成为AI时代基础设施的关键争夺战。奥尔特曼的表态揭示了一个趋势:未来的科技巨头将不再满足于单一领域优势,而是通过控制数据、算力与入口,构建全方位的AI帝国。
正如奥尔特曼所言:“我们正在通往第三大网站的路上,但要让ChatGPT比谷歌更大,那真的很难。”这场浏览器收购战,或许只是AI霸权争夺战的序章。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