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力与前景兼具

发布时间:2025-08-06 15:00:25来源:
在高等教育的专业图谱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凭借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持续增长的人才需求,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兰州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在教学、科研、师资、就业等多个维度展现出独特魅力。

专业发展历程与荣誉加身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历史底蕴深厚,其前身为 1958 年甘肃工业大学的发配电及工业用电专业,在六十余载的岁月里不断发展壮大。该专业入选首批 “双万计划”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甘肃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也是甘肃省特色专业以及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特色优势专业。2020 年,专业成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一成果标志着其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了国际实质等效的先进水平,毕业生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培养目标精心构建,涵盖电路、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计算机技术等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既注重电气领域基础理论的传授,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融入了如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电网等前沿知识。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通过多模块、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全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课内实验让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及时巩固知识,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则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技术综合训练、电气控制与 PLC 综合训练、新能源发电综合训练、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训练等项目,模拟真实工程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项目经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工程实际的认知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雄厚师资力量,引领学生成长

专业的师资队伍实力强劲,拥有 “电工电子课程” 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电气与控制工程” 省级教学团队 1 个、甘肃省教育厅协同创新团队 1 个、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 1 个。教师团队中,教授、副教授及高工占比较高,且多位教师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双聘院士、甘肃省 “飞天学者”、甘肃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的加入,更为师资队伍注入了强大活力,他们凭借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接触学科前沿,提升专业素养。

科研实力强劲,反哺教学

依托甘肃省重点学科和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学科,该专业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专业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学院拥有 “甘肃省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冶金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能源电力变换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这些科研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承担了众多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学科发展,还通过案例教学、实验开发等方式反哺教学,使学生接触到行业最新技术和研究方法,提升创新能力。

就业前景广阔,职业发展多元

从就业数据来看,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优势显著。近五年整体就业率平均保持在 90% 左右,其中 60% 以上的本科生进入电力系统以及电工、电器装备制造企业。2024 年,有 123 人入职国家电网,占甘肃省录取人数的 34%,在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公司的招聘中,录取人数常常名列第一。毕业生还广泛进入特变电工、阳光电源等能源电力企业,从事智能电网运维、特高压技术研发等工作,年薪中位数可达 12 万元。随着国家 “双碳” 战略的推进,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领域快速发展,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毕业生可在电力、机械、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交通、冶金、国防、航空航天、市政与建筑等多个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试验分析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深造渠道丰富,助力学术提升

对于有深造意愿的学生,专业也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本专业所在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交叉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予权和能源动力(电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校内的优质师资和科研资源为学生的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学校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可以通过交流项目、联合培养等方式,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为未来在学术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教学质量、强大的师资与科研实力以及广阔的就业和深造前景,成为有志于投身电气领域学子的理想选择。在这里,学生将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开启成功之门。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